內容來自sina新聞
20傢房企海外融資超500億地產商進入直融時代
已經過去的2013年,國內樓市的銷售火爆,主流房企銷售額屢創新高,千億房企更是大幅擴容至7傢。而馬年伊始,又有多傢房企公佈其新年首張"成績單",其中萬科、恒大、碧桂園、招商地產等龍頭房企的銷售業績紛紛實現同比增長。部分房企已開始高調公佈其2014年銷售目標,大多相比2013年有所增長,部分房企增幅達到四成。但與之相對的是,主流上市房企股價自2013年起持續下跌,多數企業股價跌幅近三成,低迷的股價和絢麗的銷售業績形成瞭強烈反差。
統計顯示,從2013年1月4日至2014年2月7日,房地產板塊指數跌幅達到20.15%,同期滬深300指數跌幅僅為13.28%。自2013年8月以來,已公佈增發方案的31傢A股房企中,有22傢跌破預期中的定增發行價。那麼,地產公司為何獲得最好的收成,卻要迎來慘淡的股價。
彭博行業研究的報告指出,利率水平低且住宅政策寬松是2013年商品房銷售大增的主要原因。2014年開發商若要實現同樣的銷售水平,需要存在同樣有利的大環境以及強勁的最終客戶需求。然而,從房企融資層面看,情況並不樂觀。2013年房地產市場的輝煌很難在2014年重演。住宅抵押貸款收緊,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影子銀行清理整頓,債務再融資受阻,可能會讓開發商放慢腳步。一批中國房地產開發商2014年可能將在香港市場發行大量股票,這也會對市場估值造成壓力。
20傢房企海外融資超500億
在傳統的融資渠道受限、資金面收緊的背景下,房企再度掀起海外融資潮。據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近20傢房企紮堆宣佈不同規模的海外融資計劃,合計總融資額逾500億元。
相關的數據顯示,去年38傢房企海外融資額達1340億元,同比增長123%,而今年的勢頭有增無減。2013年一季度,僅1月就有17傢國內房企集體出擊境外資本市場,發債規模達到432億元,照此估算,今年1月上市房企海外圈錢規模同比增幅近兩成。
1月17日,包括華南城控股、禹洲地產股份及花樣年華控股集團等在內的多傢房企宣佈海外融資計劃;1月16日,九龍倉宣佈擬發行4億美元優先票據,其中75%票據將分配給亞太區投資者,其餘分配給中東或歐洲投資者;1月15日,世茂房地產的公告稱,將發行本金總額6億美元的票據。
綠地香港控股有限公司1月23日宣佈發行於2018年到期的15億元人民幣債券,年息為5.5%。1月23日,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其境外子公司在海外成功發行6億美元10年期美元債券。綠城中國也於近期公佈,公司建議透過發行人進行一項美元次級永久資本證券的國際發售。
業內人士稱,房企去年頻繁拿地致使資金緊張,在高庫存下,今年房企將面臨去化和融資成本增加的雙重考驗,因而上市房企的融資欲望顯得比以往更加強烈。
或因拿地致使資金緊張
北京中原地產統計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主要的40個城市土地成交額高達14707億元,較2012年同期的10674億上漲45%。2013年深圳公開出讓土地面積為157.51萬平方米,成交金額為467.25億元,較2012年的114.83億元增長306.9%,創下歷史最高水平。而急於赴海外融資的房企大都在前一階段土地市場上有搶眼表現。
雖然房企銷售的業績紛紛創出新高,但十大標桿房企2013年的拿地銷售比仍達到瞭36%,而2011年和2012年十大標桿房企的拿地銷售比分別隻有21%和23%。業內人士表示,去年拿地太多,或許在一定程度上透支瞭房企的資金能力。房企必然需要考慮到未來運作資金可能出現緊張的狀況,這是房企改道海外融資的最主要因素。即便上市房企去年業績搶眼,但是在大手筆拿地後手頭難免緊張。在銀根緊縮的背景下,房企正在致力於打通多元化融資渠道,合理調整不同融資渠道之間的配比。
地產商進入直接融資時代
恒大地產1月24日在香港交易所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13年11月13日至2014年1月24日期間,通過其附屬公司在市場上共收購華夏銀行已發行股本總額的4.522%,總代價為人民幣33.025億元。
市場人士預計,這次股份收購後,恒大地產將取代紅塔煙草(責任)有限公司,成為華夏銀行第五大股東。但知情人士透露,由於恒大地產此次收購行為是與旗下子公司聯合完成,具體位列第幾大股東,仍需進一步核算。根據華夏銀行於2013年10月31日披露的其2013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當時其前五大股東分別為首鋼總公司(持股20.28%)、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8.24%)、德意志銀行盧森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28%)、德意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21%)、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4.37%)。
據瞭解,房企"聯姻"銀行開啟瞭直接融資模式自2009年開始,相繼有中國泛海、魯能、綠地、華潤置地(橡樹灣 潤景公館) 、僑鑫、越秀、星河、萊蒙、新華聯、萬科、恒大、世茂、沿海集團等30傢房企進入銀行業。根據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與高和資本2014年1月聯合在上海發佈的《2013年民間資本與房地產業研究報告》顯示,房地產直接融資所占比重由2004年的30%上升至2012年的40.5%,直接融資資金總額在8年間增長6.5倍,房地產業進入直接融資時代。
"地產商進軍銀行業有兩個意圖:一方面銀行股估值很低且利潤不錯,買入和參股銀行股可從中獲利;另一方面地產商急需資金,通過控股和參股銀行可獲得更多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著名房地產專傢謝逸楓分析認為,對銀行來說,能借此獲得大客戶資源,還可以充實資本金。開發商能夠從銀行直接拿到的貸款額度越來越少,難度也越來越大。如果成為銀行大股東,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房企以入股等方式與銀行協作,"雙贏"幾率較大。
地產和金融聯合將是大趨勢。未來中國房企更多會采取美國模式,美國模式的基礎就是地產和金融的合作。房企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進行現金流管理,融資途徑必須打開。而銀行作為最低廉的融資途徑,入股銀行具有戰略意義。同時,地產企業龐大的物業管理載體,也為社區金融提供瞭最良好的平臺。
北京高價房殺"回馬槍"
馬年伊始,一度"隱退"的"天價"樓盤"重出江湖"。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大望京村的"綠地中心"項目近日獲批,其住宅以每平方米9.5萬元的均價再次刺激瞭購房者敏感的神經。除此之外,北京1月份還有兩個單價超過6萬元的高價房獲得預售許可,均價分別達到每平方米6.7萬元和7.8萬元。
新聞來源http://sy.house.sina.com.cn/news/2014-02-16/09202609298.shtml
留言列表